当前位置:   首页 >> 系部新闻 >> 正文

鲁劳职院“劳动大讲堂”再开讲,7万师生网友围观世赛冠军袁强的青春奋斗力量!


2020-05-29 20:08   信息工程系宣    点击:[]

 

 

5月29日,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继续开展“劳动大讲堂”“云”讲堂(网络直播)活动,邀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金牌得主、山东工业技师学院高级讲师袁强,为全院师生和网友开讲“奋斗,成就无悔青春”,7万余名师生和网友共同收看讲座,听取袁强生动又励志地讲述他作为一名技能青年,登上世界技能巅峰的奋斗历程。

 

 

“我是一个初中成绩特别差的农村孩子,从零起点入学,到一步步站到世界最高技能大赛的领奖台,不聪明,只是很努力,其间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。释放学习的兴趣,激发我们的潜能,有恒心,肯努力,学技术也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,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”在讲座中,袁强向全院师生和网友们讲出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。

三次准备 三次机会

 

 

在学校里不要迷茫,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。听老师的建议,多参加社团活动,会有很多很多收获。

车床确实是很累,需要一整天都要站着,不停地操作,冬天的时候,车床喷出的冷却液会溅到身上,又冷又累,但我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,我也不能放弃啊!

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,学院组织了第一轮选拔,一共有10同学报名,我是其中一个,经过一天的考核之后,我的成绩是第9名,但老师觉得我平常还是比较刻苦的,就让我留下继续训练,可再一次训练中,我把一个很粗很贵的钻头给弄断了,我心里非常自责,就退出了这个项目。

 

 

在电气培训班我感觉是如鱼得水,非常喜欢,因为学习比别人更刻苦,经常挨电,自己都能闻到自己的肉香味。

我很荣幸又得到了一次参加潍坊市组织的市级电器安装比赛的机会,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比赛,很紧张,导致失利没拿到名次。但我没有放弃,紧接着又一个比赛,结果又像上次一样,没有拿到好的名次,只拿到了一个三等奖。

 

 

2015年初,学校要选拔赛参加国际大赛,我报名参加工业控制项目选拔大赛。在选拔比赛中,我因为是初中生基础较差,第一轮40进20的淘汰赛中又被淘汰了。

但是我没有放弃,终于用打扫卫生、搬运耗材等积极奉献说服老师能够加塞训练,得到了旁听、观摩训练和利用选手下脚料训练的机会,在新一轮的比赛中成功复活,成为学校种子选手,两年后如约进入集训队,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。

有着“技能奥林匹克”之称的世界技能大赛,是全球范围最高级别的职业技能赛事。2017年10月19日,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闭幕。中国代表团获得了15枚金牌、7枚银牌、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,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。

 

 

在这次赛场上,袁强一举夺得工业控制项目的金牌,成为山东冲击世赛的首枚金牌,也实现了我国在世赛工业控制项目零的突破,为祖国、为山东争得了荣誉。

工业控制项目竞赛选手需要完成电路设计改进、材料制备、电气配线、安全测试、故障诊断、编程调试等比赛内容,比赛历时4天,共22个小时。

 

 

要做成一件别人做不到的事情,袁强以曾经的奋斗经历告诉学子们,一是要坚持与执着,永不放弃;二是要精益求精,一丝不苟;三是要耐住寂寞,专心致志;四是要善于思考,勤学苦练。

回忆起参赛前后的点点滴滴,袁强深有感触,在训练中遇到难点他就请教老师,抓住一切时间加强训练,每天训练时长都在15小时左右,近两年时间里,总共休息不到20天。

我每天早上6点30起床,到晚上22点,除了中午12:00到13:00的午休和正常的三餐,其余的时间都在进行封闭训练。

我的英语一直是我的弱项,因为我的基础完全是0,但我必须要克服它,每天都用琐碎的时间学习英语,从刚开始的英文字母有多个都不知道,到最后的能跟老外交流,我用了两年。

所有的专业术语,我可能不知道如何拼写,也不会发音,但我看到它,我就知道是什么意思。 

有一次,为解决一个工艺难题,我吃住在训练场,连续待了一个周。大年初四回到空无一人的学校自己加紧训练,只有训练场地上的一盏灯是亮着的。

夏天是最难熬的,温度接近40度,基地没有空调,只有几个吊扇,汗水浸湿了裤子,干了之后留下的是一道道的汗渍。

有次在连续两个月集训后太累了,借着出去买东西的痛哭一场。教练发现后,当即放了一天假,可是我没有休息,第二天上午就跑回基地继续训练。

我遇到问题,就不停的问老师。很多时候给所用的设备西门子客服打电话,一点点地咨询,因为电话次数太多,最后都成了他们的VIP客户了。

 

 

经过长期刻苦训练,袁强的每个动作能精确到0.01秒。

疫情防控期间,袁强和团队积极参加了防控工作,申请口罩机切断装置的专利,3月份调试N95口罩生产线,4月份调试一拖二医用口罩生产线,努力践行一名技能工作者的社会责任。

他和劳职学子分享了在学校里各种坎坷的经历,是想告诉同学们,奋斗者的确是幸福的,只有奋斗,才能成就青年人无悔的青春,希望所有的同学们全部开启“学霸”模式,在学习中找到乐趣,在奋斗中实现理想。

 

 

在我获得大赛金牌后,我就留校工作了,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比赛,和推动世赛成果转化工作。

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专业指导教练,从选手到教练,不单单只是身份上的变化,更多是心态上。

在一次训练中,选手问我一个问题,是有关编程方面的,这个曾经是我的强项,但是这个问题我却不能解答。忽然发现,如果我还是继续用我比赛时的那一套理论,止步不前,那我也带领不出更强的选手,所以我必须和以前一样努力学习,努力前进。

新时代、新技能、新梦想,青春年华、风华正茂,我们有理由为技能成长的选择喝彩,为技能成就梦想的青春点赞。

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,我们一起,不忘初心,砥砺奋进,戒骄戒躁,再接再厉,认真总结经验,传承世界技能竞赛理念,立足岗位积极奉献,用年轻一代的作为和担当岗位成才、技能报国,为祖国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,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!

 

“劳动大讲堂”是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弘扬“劳动文化”系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学院持续打造的“劳动文化”品牌。

本次讲座联合主流媒体共同举办,最终有7万多师生和网友观看讲座,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,更好地传播了学院“劳动文化”品牌,展示了技能时代的优秀人才,向全社会弘扬了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。

激发了学生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的信心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世界竞赛,练就卓越技能,把握出彩人生。

增强了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,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创新,教育学生感受创新发展、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。

学院全体思政课和人文素质课教师,各系部学工办、教研室主任,全体专兼职辅导员(班主任),世界技能大赛集训队全体教练和队员及其他系部教职工、学生线上收看了本次“劳动大讲堂”。

师生们深受鼓舞,表示听了袁强幽默又励志的讲座很受启发,将继续传承世界技能竞赛理念,立足岗位积极奉献;坚定技能成才的信念,肯努力、学技术,争做大国工匠,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做出贡献。

学院将继续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,坚守劳动特色DNA,营造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,致力于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、专业化和高端化,为我省培养选拔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、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人才储备工作奉献劳职力量!

 

上一条:开学第一课 下一条:重返校园安全“回家”

关闭